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个人信息表
| 姓名 | 廖达海 | 性别 | 男 | 出生年月 | 1987.08 | 
 | 
| 专业技术职称 | 副教授 | 导师类别 | 硕士生导师 | |||
| 最后学历 (毕业院校) | 研究生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| 最后学位 (毕业院校) | 工学博士 (景德镇陶瓷大学) | |||
| 获聘招生学科 | 智能科学与技术、机械工程、材料加工工程、机械(专硕) | 研究方向 | 1.人工智能与智能检测 2.深度学习与微纳表征 | |||
| 联系电话 | 18897983532 (微信同号) | liaodahai@jcu.edu.cn | ||||
| 个人简历 | 学习简历: 2021.09-2024.06 景德镇陶瓷大学,博士研究生; 2011.09-2014.07 景德镇陶瓷大学,硕士研究生; 2007.09-2011.07 景德镇陶瓷大学,本科。 工作简历: 2023.12-至 今 景德镇陶瓷大学,副教授; 2015.07-2023.11 景德镇陶瓷大学,讲师; 2018.08-至 今 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机械装备委员会秘书长; (学术领域兼职) 2021.01-2025.12 担任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理事; (专业领域兼职) 2014.07-2015.06 广东省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,助理工程师。 座右铭: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 | |||||
| 教学科研情况 | 担任研究生课程: 1.自动化与智能测试技术 2.数字图像处理 3.计算机图形学 | |||||
| 主要科研项目: [1]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面上项目,20252BAC240390,融合人工智能的陶瓷轴承微损伤多尺度三维重构方法研究,2025-09至2027-6,10万元,在研,主持; [2]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青年项目,20212BAB214033,超临界流体耦合工艺制备Si3N4轴承滚子粉粒的合成机理及性能研究,2021-01至2023-12,10万元,结题,主持; [3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地区项目,51964022,基于CFD-DEM耦合方法的氮化硅粉体干法制备机理研究,2020-01至2023-12,40万元,已结题,第一参与; [4] 企业合作开发项目,CXHK20250509-A,碳纤维复合材料液体成形工艺及关键技术装备研发,2025.5至2026.5,21.6万元,在研,主持。 [5] 企业合作开发项目,CXHK20250509-B,航空殷瓦钢模具机器人焊接轨迹规划,2025.5至2026.5,7.9万元,在研,主持。 | ||||||
| 主要获奖: [1] 2024年荣获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; [2] 2024年荣获第二届“瓷都青年五四奖章”; [3] 2020、2022、2023年江西省教育厅分别授予“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”省级优秀指导老师; [4] 2022年学术专著《多相流旋转耦合场制备Si3N4颗粒雾化过程流场分析》被景德镇市图书馆馆藏; [5] 2020年荣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“陶瓷技术创新人才奖”; [6] 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“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”国家级优秀指导老师。 | ||||||
| 学术论文、论著: [1] Liao D, Yang J, Li G, et al. Edge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Si3N4 bearing rolling elements microcracks with profile-distortion[J]. Tribology International, 2025, 202: 110351. (SCI检索、中科院一区、Q1、TOP期刊) [2] Liao D, Zeng T, Yang J, et al. Digital prediction of ancient ceramic images missing areas based on deep adversarial and reverse diffusion[J]. npj Heritage Science, 2025, 13(1): 242. (SCI检索、中科院一区、Q1、TOP期刊) [3] Liao D, Hu K, Huang F, et al. Multi-scale split matching three-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surface microcracks on the silicon nitride bearing roller[J]. Ceramics International, 2024, 50(3): 5624-5635. (SCI检索、中科院一区、Q1、TOP期刊) [4] Liao D, Zeng T, Liu J, et al. The analysis of extension evolution law and damag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for line microcracks on Si3N4 bearing balls[J]. Ceramics International, 2024, 50(13): 24368-24378. (SCI检索、中科院一区、Q1、TOP期刊) [5] Liao D, Yang J, Liao X, et al. A coupled 3D morphologic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point microcrack defects in Si3N4 ceramic bearing rollers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4, 338: 118107. (SCI检索、中科院一区、Q1、TOP期刊) [6] Liao D, Liu G, Yi J, et al. Predict the fatigue unloading elastic-plastic reduction mechanism of single crystal 3C-SiC Newton layer by reconstructed multi-dimensional dynamic static combination indenter[J].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, 2023, 99: 434-444. (SCI检索、中科院一区、Q1、TOP期刊) [7] 廖达海, 殷明帅, 罗宏斌, 等. 基于耦合去噪算法的航空发动机中Si3N4圆柱滚子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[J]. 兵工学报, 2022, 43(1): 190-198. (中文EI检索) [8] 廖达海, 殷明帅, 罗宏斌, 等. 基于剪切波变换对 Si3N4 陶瓷轴承内圈沟道表面缺陷检测的分析[J]. 航空动力学报, 2024, 39(1): 20210396-1-20210396-9. (中文EI检索) [9] 廖达海,宁翔,吴南星,多相流旋转耦合场制备Si3N4颗粒雾化过程流场分析,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, 2020.10;(学术专著) [10] 廖达海,江毅,郑琦,董枫,氮化硅轴承多尺度缺陷特征的识别与检测方法研究,中国纺织出版社, 2025.02;(学术专著) 
 
 
 
 
 
 | ||||||
更新日期:2025年9月
Copyright © 1999-2022 景德镇陶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
地址: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A1楼 邮政编码:333403 联系电话:0798-8465850
技术支持: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